关于打造旅游产业联盟,构建全州旅游“一盘棋”发展格局的建议

关于打造旅游产业联盟,构建全州旅游“一盘棋”发展格局的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20 字体大小:

届次:州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编号:153126

人:樊忠清

主办单位:州文旅广电局

建议标题:关于打造旅游产业联盟,构建全州旅游“一盘棋”发展格局的建议

建议内容:湘西自治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坚持把州域1.55万平方公里作为大公园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经营。坚持以凤凰为龙头、吉首为集散中心,以芙蓉镇、里耶古镇、边城茶峒、浦市古镇为重要支点,串联6大村落集群,保护开发300个左右特色村寨,优化提质“精准扶贫·首倡之地”红色之旅、“土家探源”“神秘苗乡”等精品线路,形成全州1小时旅游经济圈,率先建成我州首个千亿产业。围绕这一目标,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真抓实干、积极作为,全州全年预计接待游客57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4亿元;省委县域经济考核将湘西州5个县市认定为文旅融合化主导型,占全省三分之一。

然而,客观来看,全州文化旅游产业仍存在着突出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统筹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当前,旅游管理的部门职能交叉,跨部门综合管理机制、假日旅游工作机制尚未健全,全州文旅发展“一盘棋”工作合力还不强。各县市、景区各自为战,甚至出现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全州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产业基础较为薄弱。我州个性化、差异化旅游产品不足,规模以上文旅企业较少,市场主体不强,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滞后,缺少大型文旅项目支撑。三是旅游服务标准有待提高。从业人员数量、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缺少高端化的定制服务,景区景点服务流程、管理水平有待提标。

作为全州旅游龙头,凤凰县坚持文化旅游产业主导地位,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高质量服务、高水平管理、高频率营销、高效益带动,文化旅游“四大产品”全面建成,宣传营销体系、交通接驳服务体系、票务服务体系、接待服务体系、诚信购物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一业兴三化”特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好。2023年,预计接待游客2350.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5.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45%、26.36%。凤凰县“一业兴三化”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为加快构建全州文化旅游产业“一盘棋”发展格局,推进全州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建议:坚持以凤凰为龙头,组建全州文化旅游产业联盟,整合全州旅游资源,加强全州旅游景区合作,推进全州旅游景区统一宣传营销、统一票务、统一管理服务,确保全州1小时旅游经济圈发挥真正效益。

州文旅广议复〔2024〕第42号A类

回复:樊忠清代表

首先衷心地感谢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在州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提交的《关于打造旅游产业联盟,构建全州旅游“一盘棋”发展格局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湘西州文化旅游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湘西州紧紧围绕打造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率先建成千亿产业这个总目标,依托独特文化旅游资源,全面丰富以文塑旅新内涵,全速打造以旅彰文新品牌,深入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湘西特色的“1+5+X”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创了全州旅游大发展、大融合、大提质的发展局面。一是形成了全域旅游大格局。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湘西州成立了高规格的文旅工作委员会,加强党委政府对文化旅游工作的领导统筹力度,推动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向文旅产业汇集,全州上下重视旅游、齐抓旅游、大兴旅游蔚然成风。制定了文化旅游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了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等政策文件,构建形成了“以凤凰为龙头、吉首为集散中心,突出凤凰古城、芙蓉镇、里耶古镇、矮寨大桥四大核心景区,串联高山峡谷、烽火苗疆、土司遗产、酉水画廊、土家源流、沅水民俗6大村落集群,保护开发300个左右特色村寨,打造“土家探源”“神秘苗乡”两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构建全州1小时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格局。二是建成了一批精品景区。州共创建世界级、国字号生态文化旅游品牌400多个,等级旅游景区41个,其中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凤凰古城成功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州5A级景区数量与长沙并列全省第一有历史文化古迹1517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8项,178个中国传统村落。培育打造了凤凰古城、南华山、竹山,吉首矮寨奇观、乾州古城,永顺老司城、芙蓉镇,龙山里耶古镇、八面山,古丈红石林、墨戎苗寨,花垣边城茶峒、十八洞,泸溪浦市古镇、沅水画壁,保靖吕洞山,湘西民族文化园等一批景区景点。三是推动了产业发展提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核心要素,培育旅游产业市场经营单位6000多家,文旅产业链规上企业127家,文旅市场主体不断增强。夯实产业链发展基础,坚持发挥项目建设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2023年,全州56个州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7亿元,今年谋划州级重点项目30个,年投资计划33.6亿元。持续丰富文旅业态,发展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等业态,催生了矮寨国际马拉松赛、八面山环山越野赛等体旅赛事,凤凰竹山村、泸溪大陂流等乡村旅游景点,打造了凤凰竹山乡野民居、老家寨民宿等1500余家特色民宿,旅游产业链条布局更加合理,业态更加丰富。四是实现了经济“井喷”发展2013年至2023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从2322.8万人次增加到5785.63万人次,旅游收入由144.9亿元增加到644.7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5%以上,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70%左右,带动50多万人吃上旅游饭、过上新生活,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湘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主导产业。着力促进乡村“旅游+”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去年成功举办全国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我州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案例入选中组部第六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凤凰县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十八洞村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湘西实践唱响全国。

总体来看我们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对比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一是文旅产业链条较短,旅游消费不足,“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不够完善,难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二是资源开发同质化、碎片化,文旅市场主体“小散弱”的问题仍然突出,旅游服务标准有待提高,缺少高端化的定制服务;三是文旅产业发展中,各县市之间存在较明显的行政区域分割,制约了文旅产业集聚发展。四是文旅广电领域各类人才短缺,缺乏行业领军人才。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步,我们将认真研究您提出的建议,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处处有旅游”“行行加旅游”理念,强化工作举措,做大做强文旅产业这个支柱产业,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发展机制。树立全州旅游“一盘棋”思想,加大资源、资金、资产整合利用,推进全州旅游统筹规划、服务提升、系统营销。成立由州级领导牵头、州直有关部门、县市区多级联动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协调运行工作机制,凝聚文旅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二是打造文旅品牌。以旅游精品品牌、特色文化品牌、融合发展品牌创建为抓手,做大做强一批核心景区,做优做美一批精品景区。全力申报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积极推进里耶·八面山、芙蓉镇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沅水画壁、惹巴拉、竹山等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全力办好湘西州旅游发展大会,创新办会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让旅发大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三是丰富产业要素聚焦“吃住行游购娱”核心要素,拉长文旅产业链条,不断丰富户外运动、沉浸体验、精品演艺等新业态,积极推进特色民宿、露营基地、星空酒店等住宿设施建设,完善高铁站、机场旅游服务功能,优化重点景区景点间旅游客运线路,加快培育乾州古城、八面山、边城茶峒等夜经济消费集聚区,打造德夯幻境、大型歌舞剧《赶秋》等旅游演艺精品。做好“磁浮+”文章,打造轨道交通与文旅融合创新典范。四是优化市场环境。构建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联合公安、市场监督、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文旅市场顽瘴痼疾治理工作,持续优化文旅市场环境。积极壮大龙头文旅企业,稳步推动符合条件的文旅培育企业“个转企、企升规”,抓好纳税超千万企业的培育工作。加强旅游人才培育和线上线下培训,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与南开大学开展“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建设体系研究,探索构建湘西州现代文旅产业体系的方式方法与路径。

以上答复,不知是否让您满意。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敬请您与我们联系。

签发领导:向汝莲

承办人员:孔

联系电话:15874372921

湘西自治州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4613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