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文化资源情况

湘西州文化资源情况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13 字体大小:
 湘西州文化资源情况

一、文化基础设施

2013年,湘西标志性的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整个文化广场占地450亩,整个项目建设年限为2013—2020年,规划建设州博物馆、州非遗馆、工人文化宫、文化广场、会议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文化艺术商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其中州博物馆和州非遗馆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正进行陈列布展,今年9月州庆建成改造提升州县级图书馆、文化(群艺)馆、博物馆、体育馆等文化基础设施。集中力量建造了里耶秦简博物馆、黄永玉展览馆、湘西州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全州现有16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975家农家书屋建设,8个县(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2141个基层网点,有广播电视台9个,高山转播台站1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网点覆盖到每个行政村,村村有了农家书屋、乡乡有了文化站。州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以及8个县级公共图书馆、8个文化馆、5个公共博物馆及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完成68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全州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10余万户,完成8个县级广播电视中心,113个乡镇广播站,1567个村级广播室农村广播“村村响”、52200户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

二、文化遗产

全州现有家级、省级、州级非遗名录分别达到26项、68项、179国家级、省级、州级非遗传承人分别达到22名、62名、266全州建立了34个非遗传习所,2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基地,12个州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4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29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0个,先后9个乡镇获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湘西州被国家文化部列入全国第6个文化生态保护区,老司城遗址、苗族赶秋分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全省首屈一指。非遗数字化保护成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全州现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00余处,全国、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增至13处和50处,全州馆藏文物达25000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12件套。

三、文化产业

传统文化产业稳步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集民族演艺、非遗展示、文化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神秘湘西文化产业园已完成征地,正抓紧建设,土家织锦、苗族银饰、苗绣等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结合紧密,逐步形成自主品牌和市场份额。截止2015年,全州各类文化企业达3000多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实现文化产业产值35.13亿。2016年,争取上级文化产业引导支持资金965万元。大力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以土家织锦、苗族银饰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业,以十八洞村发展苗绣产业的文化精准扶贫项目,有效促进非遗项目的开发利用,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四、文艺创作

年来,全州广大文艺工作者秉承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繁荣创作、服务群众的宗旨创作各类文艺作品5000余件(篇)。20126月,由州民族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民族歌舞《五彩湘韵》,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荣获最高奖——剧目金奖,而且揽获了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音乐奖、最佳舞美奖等11项单项大奖。大型民族舞剧《凤凰》剧目荣获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银奖,并作为全省第四届少数民族会演开幕式演出剧目和优秀展演剧目,获全省第四届少数民族调演特等奖。舞蹈《花垣苗族鼓舞》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民间鼓舞鼓乐大赛山花奖,作曲《山旮旯的磨里嘎》获全国小荷风采奖;小品《美丽的黄昏》获全国戏剧小品一等奖;哭嫁歌《送女行》、土话歌《踩瓦泥》及三人舞《抢头水》分别获得全国土家族、苗族歌舞展演金奖和银奖;音乐作品《国泰民安》在全国作曲家创作大赛上荣获一等奖。《你是彩虹挂岩边》、《岩生歌婚事》等节目参加全国原生民歌大赛和群星奖巡演。微电影《寂寨》荣获湖南省首届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大赛一等奖、最佳导演奖。组织州内书法美术艺术家,在长沙、厦门、美国洛杉矶等举办书法、美术画展,书画湘西,推介湘西。电影《惹巴拉的女人》、《嫁衣》正式上映,大型红色电视片《红色湘西》播出后,收到好评,并在湖南卫视国际频道播出。《盘瓠与辛女》动漫电视连续剧创造了全国首部非遗动漫剧。

文化品牌与对外文化交流

形成了一批民族传统节庆品牌。重点支持一批历史文化厚重、群众基础良好、社会参与度高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形成了苗族四月八、苗族赶秋,土家族舍巴日、土家年,吉首市鼓文化节、泸溪浦市中元节等响亮的民族传统节日品牌。2015年我州民族品牌节庆被列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示范项目。成功举办了武陵山(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节,全方位展示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社会反响强烈。二是形成了一批文化产品品牌。吉首市的民族服饰、傩娃产品、苗绣包帽,泸溪县的踏虎凿花、苗族数纱、杨柳石雕,凤凰县的苗族银饰、蓝印花布,古丈县的茶文化产品、苗族素绣,花垣县的苗画、石雕,保靖县的土陶制品、砂石画,永顺县的创意竹编、土家挑花,龙山县的土家织锦等文化产品市场十分看好。刘氏姐妹土家族织锦、小红鼠苗族银饰、金毕果苗族服饰、山谷居民湘西苗绣、太阳树民间演艺与传统建筑等一批生产性企业已享誉国内外。三是形成了一批活动品牌。通过挖掘和打磨,逐步形成了吉首鼓文化节、古丈茶文化节、凤凰银饰节、泸溪中元节、花垣赶秋节、保靖吕洞山祭祖节、龙山永顺舍巴节等民族传统品牌节庆活动,同时以土家族摆手舞、苗族鼓舞等为符号的民族文化“进机关”、“进校园”、民族原创广场舞等深入企业、深入社区、深入农村,家喻户晓。四是形成了一批大师品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代娥、田隆信、刘大炮、聂胡子等一批大师影响力正走出湘西,走出湖南。五是形成了一批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土家族毛古斯、苗族鼓舞等非遗项目,受到外界的一致追捧,多次应邀到美国、法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演出,代表湖南,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历史文化,“神秘湘西”、“魅力湘西”、“文化湘西”等系列湘西特色文化品牌影响深入人心。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