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民族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故宫博物院湘西行”揭秘文物活化及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思路
11月8日,“故宫博物院湘西行”民族文物活化赋能新文旅考察交流活动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利用创新工作坊在湘西州博物馆举行,故宫博物院的专家老师们解读文物“活起来”“火起来”的奥秘。
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副主任、副研究员范雪纯,副科长孙晓晔以及馆员马倩雯,分别围绕故宫博物院的多样化教育资源开发、志愿者管理工作、电化教育进行专题教学。
“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如何通过亲民、通俗化的方式向大众传播故宫的历史文化知识,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据范雪纯介绍,故宫博物院近些年不断开发手工体验课程、组织综合探究活动、出版通俗读本、开展线上课堂,例如太和殿上的小精灵、我在故宫洗“石头”、博“骨”通今等,让广大群众以趣味性强、互动性强的方式来学习建筑、文物、服饰、历史、节气等知识。
“志愿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增强游客的参观体验,让他们感受到博物馆的温度,撷芳致远。”孙晓晔从故宫博物院志愿服务的概况、团队组织建设、管理机制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在志愿者管理中,需要兼顾专业性和灵活性,管理与激励并行,与志愿者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系,充满人文关怀。”
马倩雯向大家介绍故宫博物院电化教育中的影像工作,分享制作教育宣传片、展览配套影片的新颖思路。
俏皮可爱的八旗娃娃,精巧古雅的窗棂台灯,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古韵和东方美学。在精品课程《八旗娃娃放肆萌》和《故宫里的窗》中,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的老师们带领小学生们一起制作八旗娃娃和窗棂台灯,在动手实践中,了解八旗制度的历史演变,认识故宫里各式各样的窗户,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审美意蕴和空间美感,极具创意性和趣味性,现场气氛活跃。
湘西州原副州长、凤凰县山江苗族博物馆馆长龙文玉一直是民族文化的积极推广者,80多岁高龄的他特地前来参加。“湘西首次开展这样大型的文博活动,是难得的交流机会,我们希望通过学习故宫博物院的先进经验,将文博工作做得更好。”
“故宫博物院通俗易懂的讲课语言和丰富的传播手段,让我深受启发。”学员唐睿说。她认为,要让湘西州文物“活起来”,关键是要讲好湘西故事,做好文物宣传策划,加强交流互鉴。学员李倩琳表示,此次培训机会难得,收获颇多,也更加深刻体会到文博工作者的使命重大。
湘西州是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是首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历史底蕴厚重、民俗风情浓郁、民族文化多元,是一座得天独厚的“文化富矿”。全州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51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馆藏文物44522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5件、二级文物336件、三级文物2895件。湘西州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具有原生态、神秘性、稀缺性、可利用价值高等特点。
永顺老司城遗址是全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龙山里耶古城是中国迄今唯一发现的秦朝古城遗址,出土了3.6万余枚秦简和世界最早的乘法口诀表,保靖四方城遗址保存了战国至唐宋中国城市考古的标本,湘西州博物馆是湘鄂渝黔边区规模最大、特色最为鲜明的区域博物馆……
作为文物大州,湘西州在促进文物活化利用方面,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全州大力实施文物保护、让文物活起来、文物数字化等工程,将民族文化发掘好、保护好、研究好、展示好。
里耶古城遗址、老司城遗址入选“庆祝中国考古百年”湖南省十大考古发现,凤凰县山江苗族博物馆入选“全国优秀文化遗产旅游案例”,里耶秦简亮相央视“简牍探中华”栏目……今年1月至10月,全州各博物馆、纪念馆开展各类宣教和主题社会教育活动300余次,参与人数9.5万余人次,接待参观人数共计271.21万余人次,其中104.08万余人次为未成年人。
“湘西州是全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非常荣幸能够来此进行交流学习。文博从业者都是一家人,希望我们能为湘西文物活化赋能新文旅建设尽绵薄之力,与湘西同仁们共同推动全国文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11月9日至12日,故宫博物院的专家老师们将对湘西文博事业进行考察,他们对此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