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推进我州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届次: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编号:153162
建 议 人:樊未
主办单位:州文旅广电局
建议标题:关于加快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推进我州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建议内容: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在此节点上,全方位审视我州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理性分析我州旅游发展的定位、路径与策略,对于构建我州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助力我州全域旅游大提质、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取得的成效。
(一)全域旅游基本成型。近年来,全州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足用活政策优势,围绕建设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旅游目的地这一战略愿景,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湘西州全域旅游建设规划》等系列措施,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基本成型,为发展全域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大力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全州高速公路里程达500多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水泥(沥青)路、所有行政村道路硬化,黔张常快速铁路、湘西机场、张吉怀高速铁路都已建成运营,湘西州步入高铁、航空时代。逐步形成,州、县市、景区三级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两条精品线旅游村寨实现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系统等旅游服务设施全覆盖。
(三)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全州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我州文化演艺产业成为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产业,销售额达千万元以上的旅游加工企业达20余家。创建了58个乡村旅游示范村、40个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点,文旅产业已成为我州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作为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我州旅游产业发展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机制,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二是基础设施薄弱,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三是旅游人才相对匮乏,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三、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旅游产业的整合力度,提高旅游产业的集约化水平。以整合全州旅游资源为重点,统一宣传、统一形象、统一品牌,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和景点景区。积极引导州内旅游企业合作,联合建立旅游招商引资机制,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研学旅游营地或基地;深挖民族医药资源,打造一批有市场影响力的康养旅游基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龙山县八面山打造成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将矮寨大桥景区打造成国家级休闲体育运动基地,将古丈县栖凤湖打造成武陵山区水上运动休闲基地;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将湘西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美术写生基地和影视拍摄基地。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努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加快我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借鉴国内外发展旅游的先进经验,制定出台强有力的支持政策。加大各级财政资金的投入,并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外资、民间资金进入旅游产业领域,以项目带动促进旅游业发展。加快景区交通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方便游客出入;高标准建设旅游酒店、商点、别墅群、景区等,提高硬件设施和接待能力,满足游客旅游、购物、住宿、餐饮、娱乐、休闲、出行等方面的需要。
(三)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制定旅游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建立旅游专家智库,通过引人、引智和引技,解决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从战略高度努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训现有人才,引进外来人才,着力培养一批管理型、营销型、服务型人才,为我州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改革经营管理体制。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原则,改革国有旅游景区和涉旅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激活市场主体;探索国有景区经营权租赁、景区合资股份制、景区营销托管等新模式,激活景区经营;推行国有景区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引进职业经理人,激活第一要素人力资源;鼓励文化事业单位依托馆藏资源,采取合作、授权、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独立开发等方式开展文创工作,激活文创资源。
州文旅广议复〔2024〕第44号A类
回复:樊未代表:
您好!首先衷心地感谢您对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在州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加快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推进我州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旅游产业整合力度,提高旅游产业的集约化水平的建议。近年来,湘西州紧紧围绕打造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率先建成千亿产业这个总目标,依托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门路”,提出了加快构建具有湘西特色的“1+5+X”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湘西州成立高规格的文旅工作委员会,加强党委政府对文化旅游工作的领导统筹力度,出台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等政策文件,制定文化旅游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了党委政府高位推动、部门分工协作的旅游工作运行机制,推动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向文旅产业汇集,全州上下重视旅游、齐抓旅游、大兴旅游蔚然成风。全州共创建世界级、国字号生态文化旅游品牌400多个,等级旅游景区41个,三年内创成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依托我州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联合卫健部门努力拓展康养服务新领域,积极推动民族医药+康养产业发展。2022年以来,龙山县印家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湘西宏晟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入选省“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定制药园”建设单位,龙山县大安乡获评省“气候康养示范基地”,凤凰县木里村铁皮石斛森林立体栽培科普基地和永顺县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入选湖南省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省级示范体验基地及“生态武陵—养心之旅”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接下来,我们将积极加强旅游和文化、科技、工业、农业、体育等融合发展,持续推进里耶·八面山、芙蓉镇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力推进沅水画壁、惹巴拉等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力推进吉首市申报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矮寨奇观旅游区申报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积极申报乡村旅游“四个一百”工程,全面提升“神秘湘西”品牌内涵、整体品质、发展后劲。
二、关于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议。2023年,州级财政安排文化旅游相关部门资金16695.06万元,同比增长19.2%。财政部门还组织申报了19个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项目,发改部门联合文旅部门组织申报了37个省级文旅资金补助项目,累计争取上级文旅转移支付资金13840.14万。2024,全州谋划州级重点文旅项目30个,年投资计划33.6亿元,加快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梳理储备37个全州招商引资文旅项目,总投资230亿元,涵盖景区开发、酒店民宿、旅游新业态等各个方面。同时,我们加强向上汇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将50个文旅项目纳入2024年省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申报项目,申请资金6163.28万元,其中包括龙山县八面山房车营地、古籍特藏书库设备采购及古籍数字化保护等5个项目。全州摸底上报文旅行业设备更新项目28个,更新设备资金总额5.55亿元。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整合财政、文旅、交通等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继续加大文旅产业资金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推动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谋划出台湘西州旅游市场营销奖励政策等。加强和上级部门的对接力度,最大限度争取中央、省项目和资金支持,支持各县市区加强文化旅游项目前期储备和申报。
三、关于加强人才培训,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组织、人社、文旅等部门高度重视文艺文旅人才队伍建设,在《湘西自治州“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州办发〔2023〕4号)中,将生态文旅人才倍增、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培育开发纳入六大人才专项行动,并将文艺研究、声乐创作、文旅产业服务等相关专业纳入机关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目录,近年来引进了48名文艺文旅宣传领域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在州“武陵人才”人才评选中对宣传文艺文旅人才单列指标,评选认定多位文艺文旅领域领军人才为“武陵人才”。同时,通过实施非遗进景区、非遗传承人带徒、金牌导游工作室支持等人才项目,培养了一批文艺文旅人才。自2024年开始,连续三年划拨州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创建一批文旅产业领军人才工作室,各县市已将旅游服务业纳入2024年培训计划。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与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对接,将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纳入工作计划,在人才发展资金分配时主动和相关部门对接,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
四、关于改革经营管理体制的建议。我们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等“三个500强”大型企业以及各类优质创新企业、行业隐形冠军等开展招商,力争引进多个产业链龙头企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鼓励支持国有旅游景区和涉旅国有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以上答复,不知是否让您满意。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敬请您与我们联系。
签发领导:向汝莲
承办人员:孔 觅
联系电话:15874372921
湘西自治州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