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划打造“土家族民俗文化大观园”的建议
届次: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编号:153166
建 议 人:吴定海
主办单位:州文旅广电局
建议标题:关于规划打造“土家族民俗文化大观园”的建议
建议内容:
案由:
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聚集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民风源远流长,2010年6月湖南申报的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得文化部批准,成为湖南首个获批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但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保护展示传承得力度不够,全州没有综合性的保护展演场所,少数民俗文化面临没有传承人,为保护传承发扬光大土家文化,急需建成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保护展示园。
案据:
湘西州土家族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木质吊脚楼是世人所知的文化符号,土家族有茅古斯、摆手舞、打溜子和织锦等等,正是依托这些瑰丽多彩的神奇文化元素,打造了神秘湘西品牌,使得湘西入围世界十佳旅游目的地,获得全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典范之城的称号,成为了全国旅游高增长和十大旅游热点地区之一。特别是龙山县61万总人口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1%以上,全国5万余日常生活使用土家语的人口中,龙山占了80%。有“土家族摆手舞之乡、土家族织锦之乡、土家族舍巴日之乡”等国字号品牌40余个。今年龙山县举办的第八届中国·龙山舍巴日,在五一假期间,迎来旅游的小高峰,全县共接待游客14.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729.4万元,有力地助推了地方经济发展。
为保护、挖掘、传承土家族的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土家族的民俗习惯、建筑、文化等,并以此为平台,促进全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加快发展,我州有必要规划打造集中展示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土家族民俗文化大观园”。龙山县苗市镇捞车村为中心的地区,山清水秀,风光宜人,民风古朴,民族建筑和民俗习俗保存较好,为难得的理想之地。
建议:
一是以全州为主,州县共建。确定该项目为州管重点项目,安排一定的启动资金。
二是调整行政区规划。规划打造以龙山县苗市镇捞车村为基础,将周边的黎明、六合两村并入,扩大村庄的规模和范围。
三是项目初步建成后,进行招商引资,引进具有强大营销实力的合作伙伴,高品位策划,完善景区功能,助推旅游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造福百姓。
州文旅广议复〔2024〕第36号A类
回复:吴定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划打造“土家族民俗文化大观园”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我局高度重视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成立了局建议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向汝莲任组长,局党组成员杨铁平、吴勇、田成、李立超、牛家儒、杨建纲任副组长,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明确了办理《关于规划打造“土家族民俗文化大观园”的建议》的责任领导为州文旅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成,具体责任科室为局非遗科。经前期与州财政局、州民政局、州发改委、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龙山县人民政府、州商务局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湘西自治州非遗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自然风光优美,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0年11月挂牌,为全国第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9年12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批复同意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列入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龙山县是土家族占总人口81%以上,土家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有“土家族摆手舞之乡、土家族织锦之乡、土家族舍巴日之乡”之称,土家族文化有力地助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龙山县共公布非遗代表性项目共115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 13个、州级44个、县级56个),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共199人(其中国家级健在7人,省级健在23人,州级健在63人,县级106健在),其非遗资源和相关工作均在全州前列。我局持续支持龙山开展土家族文化保护传承,支持、指导土家织锦、打溜子、土家族咚咚喹等11个土家族文化传习所建设,支持开展土家族传统节庆活动,“龙山舍巴日”“三棒鼓群英会”等龙山传统节庆,已然成为我州一张土家族文化名片。
二、下步工作打算
1、以全州为主,州县共建方面。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全力支持把民族文化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体系重要支撑,将民族文化保护利用列入了规划,《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深度挖掘全州民族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文化内涵。今年以来,州发改委围绕湘西州“1+5+X”,会商相关部门,聚焦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起草并完善了《湘西州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方案》,已报州政府研究。积极争取资金和实施文旅项目,申报了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改造等2个项目,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2.25亿元;申报文化旅游领域2024年专项债券10个项目,申请专项债需求8.54亿元。持续支持民族文化项目建设,“十四五”文化旅游重点项目中,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综合馆等一批项目纳入其中。
接下来州发改、州财政、州文旅广电局、龙山县政府等相关部门将把打造“土家族民俗文化大观园” 作为重要规划课题研究集中进行项目论证,精心谋划“十五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研究,州发改将根据该项目成熟度情况,按程序列入州重点项目。一是相关部门加大对“土家民俗文化大观园项目”进行调研、策划和包装,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二是依托州级即将成立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通过基金运作,争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三是积极帮助相关企业与州财政局监管的湘西融资担保公司、湘西普惠企业转贷公司对接联系,减少企业发展和投资成本,解决企业难题。
2、调整行政区规划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规范村(居)委会调整有关规定,村(居)委会调整标准应当按照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有利于抓基层打基础、有利于提升服务效能、有利于优化整合发展资源、有利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保留乡村风貌的原则确定,撤销村委会就近合并的,原则上只考虑2016年并村完成后新增的1000人以下的村,对确实符合村委会调整标准的,要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统筹发展与安全,兼顾必要与可行,审慎指导开展村(居)委会调整,严格按照有关法定程序撤并村(居)委会。针对代表在建议中提出的“调整行政区划,打造以龙山县苗市镇捞车村为基础,将周边的黎明、六合两村并入,扩大村庄的规模和范围”这一建议,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村级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属于一级行政区划,村庄的撤并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批。苗儿滩镇捞车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黎明村、六合村是中国传统村落,这三个村位置相邻,习俗相通,土家族民俗文化气息浓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2021年,龙山县在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已将捞车村、黎明村、六合村作为首批村庄规划编制的村以合并编制的方式编制了村庄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作为特色保护类村庄,已充分结合村庄现有的土家族民俗文化设施,科学规划国土空间用地分类。在以后具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进行规划调整。
3、项目初步建成后,进行招商引资,引进具有强大营销实力的合作伙伴,高品位策划,完善景区功能,助推旅游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造福百姓方面。文化旅游产业是我州主导产业,过来我州高度重视文旅产业的招商引资。今年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招商引资提效年”工作目标及构建“1+5+X”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充分发挥招商引资提效赋能作用。一是高质量开发储备优质项目,深度开发包装一批有前景、能操作、易成功的 州级重点招商项目。4月3日由州发改委、州工信局、 州文旅广电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市场监管局、州自然资源 和规划局等16个州直有关部门召开项目评审会,根据产业 政策和法律法规,对188个开发项目进行会审把关,提高招商项目质量。根据会审结果,2024年第一批拟发布68个,总投资730.33亿元。其中围绕苗市镇捞车村包装的总投资2亿元的龙山惹巴拉温泉度假酒店项目,已纳入州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库,拟纳入第二批发布的项目之内。同时根据客商需求梳理更新州情概况、产业导向、招商空间及优惠政策,编制并发布《2024年湘西自治州投资指南》,为招商引资提供精准信息。二是组织重大经贸招商活动。全年重点举办好“优选湘西”系列招商活动,重点策划好湘西州(京津冀)招商推介会、湘西州(珠三角)招商推介会和湘西州(长三角) 招商推介会,湘商回归招商活动。每季度策划一场“情暖湘商——湘商回归”对接活动,即“迎新春”“忆乡亲”“凝湘 情”“庆团圆”4场湘商回归企业家座谈会。积极“走出去” 和广泛“引进来”,为招商引资搭建对接平台。三是全面启动优势产业精准招商行动。按照州政府印发的《湘西自治州优势产业精准招商行动计划(2023-2025)》(州政办发〔2022〕 49号),围绕链建设补链强链固链延链,强化全产业链建设小分队招商责任制,实施尽锐出击、挂图作战,开展优势产业链精准招商行动。
待项目初步建成后,各相关部门将精准快捷对接市场、对接企业,进一步创新招商形式,引进具有强大营销实力的合作伙伴,高品位策划,完善景区功能,助推旅游发展,并积极做好招商项目后续跟踪服务,提高项目落地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
再次对您提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并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以促进我们的事业进步。
签发领导:田 成
承办人员:粟吟君
联系电话:13974335427
湘西自治州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4年6月17日